首都北京在历史上并不如今日一般太平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塞型城市,如今北京城所在的地区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战役。从战国末年秦灭燕国,到解放战争期间的平津战役,北京城总是时不时遇到兵临城下的窘境。
对于防守北京城的一方来说,这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
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如何正确地保卫北京城。
危险的北京城
北京的核心地带是位于今天北京东南的北京小平原。这个小平原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,在地质上属于山前洪积冲击平原。促使这一片平原出现的,便是由永定河、潮白河、温榆河、拒马河、泃河五大河流组成的水系。像永定河这样的河流被老北京认为是一条母亲河,并不是没有根据的。
位于华北平原顶端的北京小平原
太行山以东的北京、保定、石家庄、邯郸
均形成于一个个山前冲击平原上
而与这个小平原有关的山地,便是燕山和西山。两山在北、西两个方向上为北京提供了险峻的屏障,也成为了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和大东北的自然分界线。在中原王朝的东北方向上,这一条线一般就是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实际版图划分。
北京以西的山西盆地山脉重重
但在北方则缺乏第二道防线和更宽的缓冲带
这就让北京天然有着浓烈的战争属性。每当北方少数民族军力膨胀或者资源短缺需要南下的时候,北京就会成为前线;同样,当中原王朝对北方产生兴趣,需要向北扩张获得更多缓冲的时候,北京也往往会成为军队的前线集结地。
如此重要的军事地位,让北京获得了高度的政治关注。在中国,这往往也意味着一座大城市乃至都城的诞生。
中国历代都城基本位于此三角之内
要么居于中央,要么直面外部压力
但比之北方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古都西安和洛阳,北京的地理安全性并没有那么好。
西安正如《两都赋》所说:“左据函谷、二崤之阻,表以太华、终南之山。右界褒斜、晚首之险,带以洪河、径、渭之川。华实之毛,则九州之上腴焉;防御之阻,则天下之奥区焉。”,与外界的沟通渠道非常有限,基本上只要扼守住四道关口:潼关、武关、萧关、散关,西安地就固若金汤。
关中盆地辽阔而肥沃,加以四塞之险,成为近一千年的古都实至名归。
洛阳稍显危险一些,但对外的出口也并不多,至少在南北两个方向几乎不存在威胁。防御方在西边扼守住三门峡,在东边的平原地带利用中原的其他城市作为缓冲就足够了。
当中国东部开发完善后,长安和洛阳所在盆地就显得过于狭小了,而通过水路通向东方又是成本高昂的,都城转移向东方由此开始。
而北京却是四面受敌。
在东、南两个方向,华北平原一马平川的展开让北京毫无天险可依凭。保定、天津、唐山组成的扇形开口远远大于焦作、郑州、平顶山为洛阳组成的扇形屏障。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兵力消耗和更慢的驰援速度。在古代,这对于防守作战极为不利。
南方除了开阔就是开阔,由于河北腹地在历史上长期是黄泛区,所以沿太行山东侧北进是重要通道。
在西北方向上,尽管有连绵的山地,但河谷的存在让这些山地的防御效果大打折扣。连接山西和华北平原主要有八条通道,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。其中井陉、飞孤陉、蒲阴陉、军都陉,都在历史上对北京产生过作用。进攻方可以任意选取合适的通道,而防守方根本无从猜测,只能分散防守。
东北方向的山地还有古北口、喜峰口等豁口可供军队通过。每当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(包括侵华日军)对北京产生兴趣的时候,这些通道又会成为软肋。为了防御这些通道,中央王朝劳民伤财地修筑长城也实属万不得已。
西北方的压力才是真正严峻的
就是在这样一座四面受敌、危机四伏的城市,长达数千年的北京保卫战拉开了序幕。
难以驾驭的四道防线
如前文所说,由于北京地区在全国版图内的重要位置,无论是南方的中央王朝还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,都有很强的动机控制这座城市。城中的防御者有条件要守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守。为了成功保卫北京,历代政权还是在不利条件下想了很多办法的。
对于北京城的防守方来说,大致上有四道防线可以利用:
第一道是今天的大同、张家口、居庸关一线。这个地区小盆地林立,有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能力,又有山势依凭,可以设置为军镇作为最外围的防线抵抗来自蒙古高原的第一波进攻。
北京西北方的一众小盆地,相当于建起了一道外围缓冲。
第二道是在西山和燕山的山地中建设城墙,利用纯粹的地利对抗北方骑兵。最重要的是守住太行八陉和燕山里的辽西通道,起到一夫当关的作用。在东方作为长城端点的山海关,也起到了这个作用。
如果进攻压力是从南方来的,那华北平原的水网就起到了防线的作用。比如今天河北易县的易水河,就在历史上反复被争夺。
古北口、喜峰口、山海关,东北方攻入北京三大通道。
第三道防线就是北京城自己了。从金朝在北京建设中都开始,北京就摆脱了以往边塞重镇的政治定位,成为了首都级别的城市。防御系统不仅限于北京的城墙,更有城外繁杂的民居,对骑兵发挥作用也是一种限制。
而且不止是一道城墙哦。
第四道防线则是来自整个北方的支援。北京东、南两个方向一马平川的地形为外地军队勤王提供了便利。如果外援能及时赶到,进攻者反而会被内外夹击。
如此复杂的四道防御系统,必须全部起作用才能守住北京。古人实际操作时遇到的困难就更多了。因此在北京的历史上,防守失败的例子非常多。
如果大明皇帝有足够的财力,会不会一口气修五道城墙,再在京城周边遍布堡垒...
比如秦灭燕时,燕联合流亡的赵王在当年荆轲出发吟诗的易水河畔迎战秦军,战败后首都蓟城(北京)很快失陷。这就是因为没有利用好第二道防线。
事实上,燕国的腹地实在不大,漫长的北疆和暴露的南疆,几乎全国都是前线和边疆。
五胡十六国时期,石勒则是向幽州(北京)守将王浚主动示好,使之放下戒心,随后直接兵临城下。石勒还送入牛羊堵塞道路让第三道城防系统无法起作用,最终城破。
再比如金中都(北京)被围城“军民十死四五”,只能投降蒙古,则是因为援军无法抵达。我军在平津战役中包抄河北各地、优先解放天津,也是为了让北平守军丧失获得外援的机会,为和平解放争取条件。
如此难以驾驭的守城战,还能有成功的例子么?
京师保卫战
说起北京保卫战,名头最响的应该要数由明代名臣于谦组织的“京师保卫战”。
明英宗年间蒙古高原被强人也先所统一,并表现出了对南方的巨大兴趣。明英宗贪功冒进,在太监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,最终在土木堡兵败被俘,史称“土木堡之变”。蒙古人虏获英宗之后,挥军南下,直逼北京。
天子守国门的巨大风险
土木堡是长城防御系统的一部分,也就是北京的最外围防线。土木堡一丢,皇上也被俘虏,其实北京保卫战已经陷入劣势了。但长城还是拖住了蒙古人的脚步,俘虏明帝更是给了蒙古人轻敌的理由,为最终的保卫战留下了基础。
来自北方的也先狮王...
力主决战的于谦在朝廷辩论中占得上风,开始组织防务。他做的第一个军事决定,就是要求边防部队在蒙古人逗留于长城沿线时加强山区隘口的防御,组织第二道防线。随之则是要求各地尽快勤王,收集了河南、山东等地和京师自有的22万军队,令外援在北京接受训练,建立第三和第四道防线。
紧急组织北京保卫战
明军在山区防线表现相当出色,蒙古东路军原计划走古北口进攻密云、中路军计划从宣府(张家口)攻击居庸关,都被死死挡住,无法与西路军会和。而西路军走的是太行八陉中的蒲阴陉,其中有紫荆关这道雄关抵挡,原本要耗费很多时间。但投降蒙古的明朝太监喜宁指出了一条小道,使蒙古军绕开了关隘直插京城。
三路大军几乎都被挡住
这倒是件好事。西路军由也先本人统领,是蒙古军的主力。他们与其他两路拉开时间差到达北京,正好给了于谦以各个击破的机会。明军出城迎敌,背靠护城河结寨。城外密集的民房被用来化解蒙古骑兵的威胁。
民房要多少有多少...
在正式的交战中,于谦在民房内埋伏火铳手和步兵,用少量骑兵引诱蒙古骑兵追赶到民房街巷内。火枪和长枪一同攻击,击退了蒙古大军。在后来的战斗中,明军多次使用这个战术,用远程武器和巷战与蒙军周旋,击杀了对方多名将领,最终赢下了北京保卫战。
用外围防线消磨敌军锐气、用山中关隘拉开时间差、用北京城构造人造地形优势、尽快征发周边援军,于谦用行动证明了北京城是可以守得住的。
他的成功并不是历史上的孤例。
五代十国时,晋政权拿下幽州(北京)之后,由于对北方防务关照不够,造成契丹兵临城下。援军统帅李嗣源率兵从易县转入太行山脉,向北借助地势对战契丹骑兵,最终化解了围城。
北宋初期著名的高梁河战役中,宋军挟余勇进攻幽州(北京),也是被辽国的援军从山区杀出而没有成功。
但这两次成功的防守案例,都是因为攻城军被防守方的援军反包围了,不是最经典的防御模式。真正把四道防线用到出神入化,把北京城防得密不透风的,只有于谦一个。
评论回复 · 倒序排列